科技特派员一棒接一棒,脐橙小果子化身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12月11日,常德临澧县刻木山乡岩龙村的果农们冒雨忙碌着,他们想把今年最后一批脐橙采摘完。“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果农杨民军开心地说。
近些年,因整村推进脐橙产业发展,岩龙村打响了“临澧美橙”品牌,以前乡亲们手中不值钱的脐橙小果子化身成乡村振兴的黄金果、致富果。乡亲们都说,这些变化,离不开在绿水青山间辛勤奔走的科技特派员们。
岩龙村依托官亭湖畔依山傍水的小环境以及土层厚、土壤微酸、光照长、霜期短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合栽种脐橙。但也因离县城最远,加上山多水多田少地少、喀斯特地貌、土地石漠化等客观自然条件,脐橙产业发展受限。
如何在石漠岩上提高产量?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果品?如何拓宽销路提高效益?三个环节、三个难题像拦路虎一样挡在前面,让村民无计可施。
2016年以来,临澧县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共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148名,他们像长跑接力一样,以产业发展为棒,棒棒相传,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跑道上向着目标奋力奔跑。目前,全县柑橘类种植面积由3万亩发展到20万亩,产值近6亿元,果农人均年纯收入超过0.7万元。
第一棒:产量要大,荒山、石漠岩缝也要种起来
2016年,省农科院柑橘专家杨水芝团队驻村帮扶。此时,全村只有一个品种,面积不到2000亩。杨水芝团队提出:产量要有大的提升就必须成规模、成片区种植,村里地少,荒山、石漠岩缝就要种起来。果农反映,现有苗子在岩石缝不好栽,大多栽下去没多久就枯死了,成活率太低了。大部分果农没有信心,不愿意栽。
要打开果农心结,就要用事实说话。杨水芝团队开始选种、育苗,并开展试种。他们从湘西州、重庆奉节县、湖北秭归县带来脐橙新品种进行试种,建起育苗基地,将2年以上的苗子移栽到岩石缝,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加强定期培管,再将整套技术传授给种植大户。大户再推广给其他种植户,很快全村及邻村荒山、岩石缝里都种上了新品种脐橙。
引种试种成功,种植面积扩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岩龙村是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规模发展脐橙种植难上加难。”老支书杨国清对记者说。对此,杨水芝团队建议利用官亭湖节水灌溉工程,在山上建立储水池,引水库水源灌溉果园,并绘制喷灌管网设计图。现如今,喷灌管网如设计图纸一样遍布全村所有基地,实现了种植面积全覆盖,达到12000多亩,整个岩龙村成为“临澧美橙”核心产区。
“不到5年的时间里,杨专家磨穿3双鞋底,手把手教果农对原有柑橘和脐橙进行嫁接、改良,指导果农近300人,岩龙村的群众都会记得这个喜欢穿冲锋衣和运动鞋、皮肤黝黑的女专家。”杨国清动容地对记者说。
第二棒: 味道要甜,不打农药不打蜡
2020年2月25日,省农科院园艺所助理研究员廖炜从老师杨水芝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村里新一任科技特派员。与此同时,杨国清的儿子杨民军接棒他的事业,立志进一步做大做强脐橙产业。
随着脐橙产量的不断提升,岩龙村脐橙产业也曾一度出现暗涌,甚至面临危机。比如滞销风险、劳动力短缺、交通运输不便、过量使用化肥等,特别是没有一套可操作的“临澧美橙”标准化生产管理操作规范和可以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平台载体。这关系到岩龙村脐橙品质的飞越和刚刚打响的“临澧美橙”的品牌声誉。
要进一步提高全村脐橙的品质,并引导脐橙产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成为两个接棒人共同的使命与责任。于是,他们重组合作社,成立农业公司,创建了市级星创天地、省级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载体,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星创天地+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广泛吸纳社员和创客。对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以及创客,他们免费提供技术,低价提供种苗和生产物资,高价收购产品,极大程度解决了广大种植户产、供、销问题,无后顾之忧的种植户更安心于劳作生产了。
县级特派员阳秋波等科技专家帮助合作社制订了岩龙村脐橙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通过培训、签订合同、上门指导等形式在全村推行脐橙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让果农变得更专业、生产操作变得更精细。
今年,在廖炜的指导下,村里自主研发针对丘陵地区特点和脐橙种植属性的稳压稳流抗旱施肥系统,还申请了发明专利。新灌溉系统不占地方、投入少、见效快的特性受到种植户的称赞。“今年9月份持续干旱,搭帮村里的高山喷灌设备,让我们渡过了难关。” 种植大户刘贵生高兴地说。
因施肥科学、管理到位,该村脐橙果径普遍达到70毫米以上,果品糖度超14°以上,价格达到每公斤5元以上。2021年,全村脐橙产量超1000万斤。
第三棒 :销量要好,自动分拣设备满足挑剔客户的定制需求
今年,一批新的科技特派员驻村后指导果农实行两个差异化销售,改变了以往采摘、售卖两个“一窝蜂”的现象。
一个差异化是采摘分早、中、晚熟,有组织有计划地采摘并投放市场,抢占先机;另一个差异化是分果子大小分拣售卖,大果大价格,小果小价格,这样能够确保果农收益最大化。“今年,合作社投入2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能测到每个果子的甜度,能满足挑剔客户的定制需求。”杨民军向记者说道。
引导发展电商经济,县科技专家服务团还帮助村里建起了直播电商基地,义务培训果农电商,在村里搭起了农副产品展示直播间,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定期走进直播间为脐橙等农副产品代言。
今年11月16日,全县第二届“临澧美橙”文化节在岩龙村举办,博彩平台推荐农科院李树举等5名专家走进直播间,为“临澧美橙”代言。一天直播下来,收到订单达3000多件,还拓展了山东、北京、河北及海外市场,销售橙子近60000斤,销售收入近20万元。2021年,全村预计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人均脐橙产业收入超7500元。
“遇到农忙季节,村里及周边农户就到合作社打短工,多的时候有近100人,合作社每月支付季节工的工资都有50多万元。”杨民军说。随着村里脐橙产业发展,相应地也带活了包装、运输、物流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富起来了的果农、合作社等经合组织、集体又有了新目标和新想法。
他们以脐橙产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观光休闲、农旅融合等为内容的乡村振兴的建设蓝图已呈现出来。现今,岩龙村脐橙产业文化休闲产业园第一期计划投入已完成1359万元,一批观光旅游基础设施如道路、路灯、饮用水建设以及脐橙文化公园、脐橙采摘观光步道和研学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